在安陽站運轉車間提起老班長,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老班長對“八一”軍旗情有獨鐘,時常對綠色軍營充滿回憶,好講軍旅故事。
8月1日迎來建軍節,老班長所在的運轉二班上白班。剛一接班,利用調車機的回場時間,老班長在工作的調車北區,給第4調車組的小伙子們,講起了“八一”的來歷。只聽老班長娓娓道來說:“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帶領起義軍三萬余人,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領導下,于英雄城江西南昌,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1933年起,‘八一’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老班長何許人也?扳道長王清河是也。上世紀70年代末,祖國南部邊疆告急。時任武漢軍區某部班長的王清河,奉命開赴前線,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英勇殺敵,榮立戰功。來到鐵路后,三十多年來,王清河先后擔任制動員、連結員、調車長、清掃員、扳道員、扳道長等職務。無論在哪一個崗位,老班長都自覺服從組織安排,把保安全、促暢通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地干好本職工作。
8時30分,調車區長霍新房送來B201調車作業計劃。“八一”軍魂高揚,大家精神振奮,各就各位,做好準備工作。老班長管轄的305、307、309號三組人工扳動道岔,是從運轉場存車線通向貨嘗客場的必經之路。一會功夫,5702號調車機奉命趕到,調車作業正式開始。王清河以三組道岔為陣地,穿梭奔忙。汗水打濕了衣衫,他全然不顧。稍有空閑,老班長便拿來棉紗、砂紙擦拭道岔,將那一塊塊滑床板打理得如同明鏡一般,三條尖軌則像刺刀一樣閃閃發光。
下午16時20分許,一場大雨突降千年洹水兩岸。此時,B203號調車作業計劃娶送車作業正在進行。雨中,來不及拿雨衣的老班長,身著黃色防護服,任憑雨水在臉上、身上流淌,依然堅守在305號道岔處,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只見他“一看、二扳、三確認、四顯示”,一個個作業程序滴水不漏,動作干凈利索。站在5702號調車機上,進行現場盯控的運轉二班值班站長金志平不由得贊嘆道:“軍人本色依舊,老班長奉獻豈止在戰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