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在達州市開江縣的采實小學退休已有八年之久。最近,我前往探望她,盡管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但她對教育的熱愛依舊難以割舍。在我們的交談中,她經常回憶起那張熟悉的講臺,以及那些充滿活力的課堂時光,仿佛還能聽見學生們歡聲笑語的回音。

姐姐在退休前已在開江縣城購置了一套房產,理應說,縣城的環境和醫療條件遠勝于鄉村。然而,退休后,她卻選擇在學校附近購買了一間房,并與姐夫哥計劃在此長期居祝每天,她依舊像以往教學時那樣安排自己的作息,清晨天還未亮,她便在凌晨5點起床。不同的是,過去她是在熟悉當天的課程內容,而退休后則是進行身體鍛煉,并伴隨著學校傳來的“升國旗、奏國歌”的聲音。

每當國歌響起,升國旗的時刻到來,她總是情不自禁地停下手中的一切,肅立不動,目光仿佛穿越了墻壁,凝視著那個曾經無數次引領她和學生們肅穆站立的地方。那熟悉的旋律,宛如一條看不見的紐帶,將她與那所充滿回憶的校園緊密相連。即使退休之后,每當這個莊嚴的時刻到來,她內心深處作為教師的榮耀感和責任感仍舊被輕輕喚醒,仿佛時光倒流,她又回到了那些年,與孩子們一起迎接每一個黎明,共同見證那莊嚴的升旗儀式。

偶爾,她會偶遇曾經的學生或家長,他們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周老師好”。她愉快地回應:“你好”。有時,她會與學生或家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們總是帶著微笑傾聽,她眼中閃爍著滿足和幸福的光芒。她明白,盡管她已退休,但那份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學生們的關懷,始終深藏于心。

她常常向我訴說,盡管教師這一職業充滿辛勞,但每當目睹學生們取得進步,那份成就感和滿足感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即便退休,她依舊保持著閱讀教育相關書籍的習慣,密切關注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仿佛她始終未曾遠離那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校園。對她而言,教師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一種傳遞知識與文化的崇高職責。

然而,姐姐偶爾也會抱怨,提及1982年鐵路建設大上馬之際,父親當時在中鐵二局一處工作,沒有叫她加入鐵路行業,而是安排了我進入鐵路上工作。不過,這類抱怨并不常見,僅在我們兄妹倆談論鐵路相關事宜時,她會半帶玩笑半是認真地提起。實際上,她內心明白,自己從未真正后悔過選擇成為教師。她深知教育是一場靜待花開的旅程,每一次付出都在無聲中播下希望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終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姐姐經常回想起那些與學生們共度的難忘時刻,包括課堂上激烈的辯論、課后耐心的輔導、運動會上的加油助威,以及文藝匯演中的歡聲笑語。這些珍貴的片段,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聯起她那豐富多彩的教師生涯。她記得一位原本性格內向的學生,在她的鼓勵下逐漸打開心扉,開始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并在作文比賽中榮獲佳績;她也記得一位學生家庭突遭變故,她默默提供援助,陪伴學生度過那段艱難時期,最終學生考入了心儀的大學,并特地回來向她報喜。這些回憶,宛如電影中的片段,在她腦海中不斷重播,成為她教育生涯中最溫馨、最寶貴的記憶。

盡管已經退休在家,姐姐的心依舊與校園緊密相連。她依然關注學校的發展動態,對學生的成長充滿關切。偶爾,她還會應邀回到校園,與師生們分享她的教學經驗和心得。她總是帶著滿腔的熱情,講述自己過去的課堂故事,那些與學生之間的趣事,以及她如何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樂趣。每次分享,都能深深觸動在場的師生,仿佛讓他們看到了她當年在講臺上風采依舊的模樣。

受姐姐的影響,我對教育事業懷抱著深深的敬意和熱愛。我明白,姐姐對教師職業的深厚情感,不僅僅源于對自己工作的熱愛,更體現了她對教育事業的堅定追求和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種情感,將不斷激勵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