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東北”是一個被娛樂化的符號。諧星、花棉襖、東北口音構成了普通人對東北的認識,或者偏見。這里的東北,是一種狹義的東北。那么廣義的東北呢?與那里的同胞當下和過去息息相關的東北呢?努爾哈赤、滿洲、中東鐵路、鋼廠、北大荒、黑土地……東北有著它獨一無二的血肉與脈絡。

邁克爾·麥爾,一位美國作家、東北女婿,向著廣義的東北伸出了放大鏡。他使用的手法卻是極其微觀的:出于好奇,也出于女婿的責任心,他只身來到吉林省一個叫荒地的普通村莊,租房上炕,長居下來。他看見報刊亭有賣報道NBA的籃球雜志,卻無法在書店找到一本關于本地的嚴肅歷史書籍;他坐著“綠皮車”四處游歷,深夜入住旅館,盯著電視上的征婚廣告看得津津有味,借此了解當地人生活的一面;在村里生活,他嘗試用二十四節氣來感知時間,以及東北地區的變遷……

正是這無數看似瑣碎的細節,拼湊出了一個“東北萬花筒”、一面映射當代中國的多棱鏡。麥爾的《東北游記》與何偉的《江城》何其相似,都是用私人化的第一視角,以日常的、沉浸式的寫作方法,勾勒出他們眼中的中國。故事無關國籍,只關乎視角。多一個視角,也就多了一種可能,而“可能”二字聽上去永遠是充滿希望的。

林飛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