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洋鐵路,顧名思義,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鐵路,東起大西洋海岸的巴西東南重鎮里約熱內盧州,西至秘魯港口卡亞俄港,莫延多港或者阿里卡港入海。全長約5000公里,其中約2000公里將利用現有鐵路系統,另外將新修建3000公里線路。據媒體報道,該項目預算可能高達600億美元。
“兩洋鐵路”有何意義?
從國際層面來講,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豐富的經濟建設經驗一直廣受拉美、非洲眾多國家的關注與學習,拉美國家也更愿意同中國進行更多的友好往來,借助中國經驗和資源,拉動自身經濟發展。早在2001年,中國與巴西就已加入“金磚四國”組織,雙方溝通交流,貿易互通十分頻繁,目前為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外貿額約占全球貿易總量的30%,而近10年來,巴西、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等國對華出口增長了10倍,中國現已成為許多拉美國家產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兩洋鐵路”建成后,雙方的互通往來將更為便利,巴西自身豐富的礦產將會由此出口至中國,而“兩洋鐵路”的沿線國家,諸如秘魯的銅礦、阿根廷的大豆、甚至是墨西哥等其他拉丁美洲的豐富資源都將會通過這條“兩洋鐵路”運往亞洲。對拉美國家而言,“兩洋鐵路”的修建,增加了沿線國家的溝通交流,壓縮了沿線國家的溝通時間,降低了溝通成本,提供更多的生產崗位。對中國乃至整個亞洲來說,“兩洋鐵路”的建設,節省了貿易成本,更多更好的吸收豐富的礦產品、農產品,提供了國外勞動輸出的數量與質量。綜合來講,“兩洋鐵路”的修建對于中國和拉丁美洲雙方來講,是互惠互利的戰略舉措。
這么重要的一條“兩洋鐵路”,為什么拉美國家會選擇與中國制定合作計劃?
中國鐵路技術現已踏入國際領先行列,與鐵路技術較強的德國、法國、日本甚至是美國相比,一方面、中國鐵路技術具有安全性高,造價低,施工周期短等特性,符合拉美國家的國情。另一方面,由于中國本身地理環境多變,所以中國鐵路技術適應多變的地理環境,尤其是地勢復雜的拉丁美洲地區,中國鐵路技術大量的工作經驗都能夠更加完善的解決相關問題。種種條件表明,中國是此次“兩洋鐵路”建設最佳的合作方,而中方承諾將根據秘方需求和規劃,充分利用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領域產能和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兩洋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技術轉讓和經驗分享,提高秘魯工業化的裝備配套能力,帶動當地擴大就業。
而早在當時簽訂雙方合作意向文件時,巴西總統羅塞夫就表示,這一工程將減少了向亞洲市場輸送商品材料的時間和成本,烏馬拉也表示,“兩洋鐵路”的規劃建設對秘、巴、中三國乃至本地區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中方的參與必不可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