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看后不禁唏噓。孟郊在《游子吟》中寫道: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字里行間流露著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傾訴著母愛的魅力。母愛偉大,父愛亦然,父母給予我們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無私的愛。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精神遺產。回憶歷史,我們總被這樣的故事感動著:古代“孟母三遷”為后人留下佳話。近有,著名抗日將領馬敬齋的母親,她被捕后,面對日本人的威脅,毫不畏懼,毅然讓兒子繼續抗日,隨后絕食而死。馬敬齋寫下了“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斗爭”的誓言。
縱觀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為了節省回家的火車票錢,每年就回去一次,見父母僅見一面。更有甚者,幾年才乘坐火車回一次老家,回一次家往往也只能呆幾天,而花在父母身上的時間就又更是少之又少。還有一些子女在外工作生活,把父母放在養老院里,沒有時間來關心愛護他們。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生命都是短暫的。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我們也會老去,讓我們用行動去告訴我們的孩子,感恩父母。在我們匆匆人生路上,也許無法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應該做到“老吾老”和“幼吾幼”!愛需要回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