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職業技能競賽獲得鐵路專業第一名,鐵路局獎勵10000元,凱哥第二名獲獎8000元。”“楊揚愛鉆業務,實作練功再苦沒怨言,尤其執行作業標準一絲不茍。”“咱可要好好向他倆學習,掌握好技術。”4月16日,集寧車輛段待工室幾名青工討論熱烈。

“年輕人學業務,不僅需要鼓勵,還要幫助。”車間副主任楊志剛說。該段近四年新入職人員為本科或專科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制定《集寧車輛段大學畢業生早期培養考評管理辦法》,挑選有愛心、責任心強、帶徒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擔任他們的實習老師,根據定職在一線崗位大學生在遵章守紀、操作技能和提素練功的表現,由車間做出綜合評價,評選優秀和良好,分別給予500元和400元的獎勵。他們把獲全路貨車制動閥檢修實作單項第一名的女工王春玲、“感動呼鐵”身殘志堅的硬漢趙永立、勤學善思入圍全國“最美青工”的李剛等典型事跡,制作成燈箱43個,懸掛在職工上下班必經路段,傳播正能量,進一步激發青工練功熱情。

“有的缺‘鈣’,有的缺‘鐵’,當然培訓內容不相同。”職教科副科長田地說。由此,該段還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13個行車工種量身定制“成長套餐”,邀請“標準大師”演示,通過“快、準、穩”的培訓方式,講解業務知識,傳授崗位經驗,觀摩先進勞模、技術能手現場作業,提升教學效果,促其成長成才。(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