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上午,李克強總理與秘魯總統烏馬拉會談后會見記者。李克強說,中秘合作潛力廣泛,兩洋鐵路建設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與南美貿易人員往來,強調項目既要利發展,也要重環保。烏馬拉表示,建設兩洋鐵路將促進當地經濟貿易協調發展。(5月23日人民網)

兩洋鐵路是指橫跨南美洲大陸,連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鐵路建設項目。它是2014年7月16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首都會見秘魯總統時,明確表示中國、巴西、秘魯三國將就開展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合作共同發表聲明。這次總理出訪,能有望簽署啟動可行性研究的協議,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號召力。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在全球化的今天,若沒有經濟、科技等作為強大的后盾。毫不夸張的說,在國際上做任何事都要看人臉色,都要受制于人。而近幾年來,我國在大國崛起的道路上越走越穩。最為突出的表現是科技崛起,而科技崛起最具代表性的是高鐵建設。

當然,隨著我國在各方面的崛起,國際社會要求我國承擔“大國責任”的呼聲日盛。尤其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總量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霎時間,“中國責任論”迅速取代一度興盛的“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外部對我國的興趣和關切紛紛向“大國責任”靠攏。全球治理、國際安全、人道主義、金融、氣候、匯率、債務等各種責任令人眼花繚亂。而這次總理李克強出訪拉美,給拉美人民帶來發展鐵路的資金和技術,展示了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是真心實意的促進拉美地區發展的。

對于拉美國家而言,我國的快速發展給其帶來了合作發展的空間,也給其搭上我國這條高速飛馳的發展車提供了條件。與此同時,中拉互利經濟不斷加深也推動著巴西中西部地區的大豆等種植業,以及秘魯銅礦的建設等等。這些都可以看出,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通過“走出去”戰略,向拉美輸出鐵道設備與技術,以提振拉美國家的貿易。

最后筆者認為,我國應該適度承擔與我國能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各國和平發展,而且可以給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創造國際大環境。